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,由刘江执导的《光荣与梦想》目前在东方卫视、北京卫视热播。无论是题材、人物,还是制作,该剧的故事张力与精神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。它既有风起云涌大时代的厚重与广袤,也有历史人物在小细节层面的生动与真实。
一直以来,好的历史题材作品,总是遵循“大事不虚,小事不拘”的创作原则,严格恪守历史年代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。而在人物的描绘刻画上,又基于艺术性的创作创造,总有生动的神来之笔。如今看《光荣与梦想》,也确实如此:其“大”可谓波澜壮阔,其“小”又相当细致入微,通过这部作品回望建党以来的光辉历程,那些寻找光明、追随理想的革命先驱不懈奋斗,虽是“筚路蓝缕”般艰辛,但也更是“百舸争流”般激情澎湃。
《光荣与梦想》的格局之大,大在时间跨度,大在事件众多,更大在人物繁多。
本剧的故事横跨35年,从军阀割据时代,中国民主革命的萌芽时期,一直到建国之后的抗美援朝,这是新旧中国交叠的时代,战乱纷争、政权更迭,各路人马你方唱罢我登场,而唯有从成立初期,便抱定“不仅仅为穷人找出路,更要为穷人找幸福”、“不仅仅建立新中国,更要建设新中国”信念的中国共产党,最终带领中国走向了全新的未来。
在《光荣与梦想》中,真实的历史人物超过了400人,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“庞大”,更是创作理念的“宏大”。该剧没有拘泥于单一的故事类型,也没有局限于大历史中的小群像,而是让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,来感受历史的最真实状态。比如在刚刚播出的剧情中,有黄埔军校的成立,有校军的北伐,有独立团的捷报频传……或许很多观众,第一次通过《光荣与梦想》了解到,原来这所传说中的神奇军校,如此卧虎藏龙,走出来那么多功勋“名将”,连毛泽东都曾经是这里的面试官。
虽然出镜的历史人物众多,但《光荣与梦想》在角色刻画上,却是取舍有度、详略得当、形象鲜明,这些都得益于该剧对细节的专注与用心。
诚如导演刘江所说,在创作上要“见人,见细节,见冲突”,这句话确实从已播出的剧情中得到了验证。比如对毛泽东、李大钊、孙中山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呈现,就用了很多生活化的小细节,让观众感受到伟人之所谓是“伟人”,不仅是因为他们“高大上、伟光正”的事业,更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时代和平凡的地方,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与决定。更多的时候,他们同样是普通民众,同样有七情六欲。他们首先是“人”,然后才能在历史洪流中,历经磨难、脱颖而出,于平凡中孕育伟大,才成为让人敬仰的革命领袖。
就已经播出的剧集看,《光荣与梦想》在人物刻画上,有几处让人印象深刻。其一,是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的一段对话。宋庆龄在逃亡中流产,终身无法再怀孕,中山先生支开了身边人,和宋庆龄单独相处。这一刻,两个人都很难过,孙中山掩面而泣,情绪稍微平复后又为宋庆龄倒开水,面对宋庆龄的一句“对不起”,孙中山也说了一句“对不起”,这是自己选择的事业所付出的牺牲。
这样的细节,或许是我们在所有影视作品中第一次看到,但它的出现,绝非只是为呈现一段儿女情长的生活细节,而是从腹中胎儿的夭折,上升到了为旧中国谋未来,舍小家为大家,舍却自己的孩子,却要护佑起千千万万的孩子,革命领袖的忘我与博爱,由此可见一斑。
同样,在剧中,毛泽东与杨开慧这一对革命伉俪,也让人感怀。《光荣与梦想》开篇,就以故居发现杨开慧的遗物为始,镜头一转,则是年迈的毛主席,取出了杨开慧当年赠予的梳子,睹物思人,也瞬间将镜头推向了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。
这把梳子,可谓是两人爱情的信物,见证了他们一路携手前行的革命爱情。两人的生活轨迹中,也多次出现这把梳子。比如毛泽东远行,杨开慧赠梳子,两人难舍难分。在工作间隙,杨开慧为毛泽东梳头。梳头,是两人感情的交流,也是他们革命情怀的递进,令人动容。因为他们深知,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奋斗,儿女情长的事情自然会少一些,但中国革命的未来,一定会不一样。在这里,让人头脑清醒的梳子,更代表了他们在革命事业中的坚定与清醒。
不仅毛泽东和孙中山,剧中涉及的很多人物,都得以真实、个性化的呈现。正是这样的小细节,让我们感受到了伟人先辈在生活中更普通的一面、更人性的一面,也正是这样的细节,丰富了人物塑造,于平易近人中,彰显出伟人的真实状态与风采。由此,回望整部《光荣与梦想》,当现实无限接近理想,当理想又照进现实,我们所感受到的,则是一次极具沉浸感与感染力的精神洗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