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熙凤,《红楼梦》中人物,金陵十二钗之一,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,一起看看吧!
《红楼梦》中王熙凤的戏份很重,她是曹公着力塑造的经典人物,她身负奇才,可叹“凡鸟偏从末世来”,仅凭她一人之力,无法挽救大厦将倾的贾府。王熙凤一生都奉献给了贾家,但有道是“当家三年狗都嫌”,王熙凤的悲惨结局貌似就是从她管家开始的,因为管家,她跟贾府诸多利益群体产生冲突,她秉承雷厉风行的治家原则,底下人没有不恨她的,就连自己丈夫贾琏都称她是“母夜叉”,所以就有读者提出疑问:王熙凤若是不管家,她的名声是否就能好一些?她个人的悲剧结局是否就能避免?
笔者今日来做详细分析,先给出答案:王熙凤若是不管家,她的名声一定会很好,并且属于她个人的悲剧很有可能就会避免!
分析《红楼梦》,一方面要立足文本,不能过度主观臆测,另一方面,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,一定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,因为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比如林黛玉,初进贾府的时候,因为受到贾母的宠爱,加上年纪尚幼,难免恃宠而骄,所以极其任性,见谁怼谁,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、宝玉的奶娘李嬷嬷都被林黛玉怼过,但随着林黛玉年龄的增长,她的心智一直在走向成熟,到了后期,林黛玉已经可以正常处理人情世故,就连她厌恶的赵姨娘搭着顺水人情来看望她,黛玉都会摆出笑脸:“难为姨娘想着我。”
同样,分析王熙凤也要用这个思路来研究。
王熙凤最初刚嫁进贾府的时候,她的口碑是很好的,第二回“冷子兴演说荣国府”,冷子兴就曾提到: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,到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,琏爷到退了一射之地。说模样又极标致,言谈又爽利,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。
所以,凤姐儿并不是一开始就招人怨恨,而是有一个时间过渡的,笔者推测,王熙凤一开始应该就是个普通小媳妇,也就是能力强些、性情伶俐些,但后面被贾母、王夫人等人推上了管家之位,随着权力的扩大,慢慢使得阿凤丧失了初心,开始变得飞扬跋扈、雷厉风行起来,这才开始导致众人的怨恨,这也跟王熙凤的判词相匹配:一从二令三人木,哭向金陵事更哀!
若是觉得笔者瞎说,不妨再举一例。诸位可还记得秦可卿去世,王熙凤协理宁国府,一开始王熙凤展现出惊人的管家能力,将宁国府一切都整治得井井有条,宁国府下人没有不服王熙凤的,可随着管家进程的深入,凤姐儿开始丧失了初心,她颐指气使,霸道行事,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,这一点第十四回有明确记载:
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,但或有羞口的,或有羞脚的,或有不惯见人的,或有惧贵怯官的,种种之类,都不及凤姐举止舒缓,言语慷慨,珍贵宽大。因此,也不把众人放在眼内,挥霍指使,任其所为,目若无人。——第十四回
王熙凤做宁国府的管家,心路历程想必也是如此——在权力中一点一点丧失初心!
因此,如果王熙凤没有管家,没了这个前提,王熙凤便仍旧是那个人人称颂的琏二嫂子,自然不会招致众人怨恨,另外值得一说的是,王熙凤很会看眼色行事,这可以帮助她在贾府内部混得游刃有余,比如在贾母面前,她可以讲笑话讨贾母开心,在王夫人跟前,她深知王夫人不喜欢口齿伶俐的女子,纵然口中有千句言语,她也不会多说一句话(第三十六回),如此这般,王熙凤自然可以摆脱属于她个人的悲剧命运。
但同时,王熙凤的人生将会过得很无趣,很压抑,她明明身负奇才,但只能袖手旁观,无法插手管理荣国府的一切事宜,心中肯定无比憋屈,这一点王熙凤和林黛玉很像,元妃省亲的时候,林黛玉想要大展诗才,多做几首好诗显摆下自己的才华,结果元妃只命“一匾一咏”,林黛玉没办法展示,就随便做了首五言律应景,即便如此敷衍,还受到元妃的表扬,认为“终是薛、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,非愚姊妹可同列者。”可见林黛玉诗才之强大。
反观王熙凤,纵然乐得清闲,可以摆脱“生前心已碎,死后性空灵”的个人悲剧,但一生才华未能施展,这岂才是最大的悲剧?笔者认为,就算王熙凤知道自己管家会落得人人怨恨,甚至会导致她个人的悲剧结局,她还是会依然选择管家,因为她可是阿凤啊!